


详情
近年来,邢台市军休一所以更加尊崇、优厚保障为切入点,在高标准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的同时,积极探索“开门办所”服务新模式,推动军休环境“旧貌换新颜”,服务方式“推陈出新”,动能发挥“释放活力”,有力提升了军休干部的幸福指数和健康指数。
推进军休小区建设,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实现“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
邢台市军休一所建于1985年,共有7栋住宅楼146户,历经30多年,小区路面破损严重,公共设施老化,部分楼体老化渗水、水电管网破旧、安全隐患突出,给军休干部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邢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军休一所把军休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我为老兵办实事”的暖心工程,紧紧抓住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契机,主动对接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推进军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

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楼顶防水、外墙保温、路面维修、管网改造、添红增绿、休闲场所建设、消防设施增补等项目改造工作,投资金额50余万元,改造总面积 5433 平方米。改造后的小区干净靓丽,花坛植被郁郁葱葱,拥军爱军元素随处可见,原来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的老旧小区变成了鸟语花香、温馨宜居的美丽家园。
把握军休干部需求,提升医疗养护水平,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的转变
该所军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现有的107 名军休干部中,80岁以上的有36人,60-80 岁之间的有38 人,平均年龄 68 岁,缓慢性病比例达75%以上。
为做好他们的医疗养护,该所和市区 2 家综合性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打通军休干部门诊、住院常态化绿色通道。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三方体检机构合作,为78名军休干部及遗属通过签订家庭医生,定期为他们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日常巡诊、个性化医疗保健和专业健康指导。通过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深度合作,打造出全专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

为满足军休干部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该所与优质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框架,提供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家政保洁、按摩理疗、康复训练、生活代办、家庭适老化改造、合理膳食配送等16大项43小项服务,累计服务100余人次。
该所还联合社区、社会组织定期举办志愿服务活动,为军休干部免费理发、义诊,并在了解高龄独居军休干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推出种种便利举措,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方便。家住花园南小区的黄兆禧老人说:“我们所就是开在家门口的‘便利店’。”
发挥动能主动作为,让军休干部从“被服务”到“被需要”,实现“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为”的转变
军休干部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工作作风硬,也有时间、有精力、有意愿积极发挥余热。为此,该所采取政治引领、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军休干部发光发热、奋斗终身。
积极探索“开门办所”服务模式,鼓励军休干部“走出庭院”,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组建医疗服务、红色宣讲、书画摄影3支军休志愿义工服务队,常态化活跃在社区党课宣讲、学校国防教育、乡村义诊送药、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基层一线。69岁的军休干部贾荣洲说:“能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觉得很值得,也很快乐。”

近年来,该所先后组织开展革命传统宣讲活动10余次,开展健康义诊20余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200余人次,捐款捐物4万余元。《夕阳下的邢台园博园》等 2 幅作品获得全省军休干部书画摄影展二等奖;军休干部自编自演的群口快板《老兵的情怀》、诗朗诵《中国梦军休情》多次登上邢台市各类演出舞台,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军休干部的魅力风采。
处长点评
近年来,邢台市军休一所以真情、高效、精准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积极探索和谐军休家园建设,在为军休干部办实事、解难题、送服务方面下大功夫,实现了军休小区环境、服务管理模式和军休干部作用发挥3个方面的转变,满足了军休干部住有宜居、老有颐养、老有所为的个性化需求,展现了军休干部风采,提升了军休干部幸福指数和健康指数。相关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省厅军休服务管理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0312-2153024 2153167 2153096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南大街2396号 冀ICP备17032950号-1 河北省荣军医院页面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