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河北省荣军医院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
/
/
第108擂:廊坊市——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新闻动态

这是描述信息

门诊出诊表

Visit form

这是描述信息

预约挂号

Appointment

这是描述信息

通知公告

Introduce

这是描述信息

下载专区

Expert team

这是描述信息

就医须知

Medical advice

这是描述信息

医院位置

Location

第108擂:廊坊市——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 分类:时政要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1 08:4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第108擂:廊坊市——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概要描述】

  • 分类:时政要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1 08:48
  • 访问量:
详情

       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第一民生工作”,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打造了退役军人就业“加油站”、就业“蓄水池”、就业“新引擎”、就业“大舞台”等“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切实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聚焦能力提升,打造就业“加油站”

       为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积极统筹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指导、学历教育四个能力提升模块,分类精准施策。

       一是分类推动适应性培训,使其成为退役军人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台阶。三年来,除部分复学和就业人员外,其余退役军人全部参加了适应性培训,共组织培训2900余人次。

       二是全面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既与适应性培训紧密衔接,更与就业市场密切联系,打造出就业市场最需要的退役军人人才。目前,全市共有市级退役军人承训机构10家、培训专业38项,县级承训机构17家、培训专业101项。

       对近年来符合培训条件且有意愿的退役军人,均组织了职业技能培训,共计960余人次,并根据就业意愿和培训专业推荐了适合的就业岗位。

       三是精准实施创业培训指导,瞄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等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群体,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导师团队、创业孵化基地作用,组织线下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三年来,共组织90余军人参与创业培训,指导50余名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孵化14家退役军人企业,带动就业岗位80余个。四是鼓励参与学历教育,主动推进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对接,做到有优惠政策必推动落实,有招生计划必告知退役军人,有疑难问题必协调解决。

       三年来,共解答学历教育相关政策3400余人次,协调实现复学896人,帮助631人报名高职扩招。

       二、坚持多措开源,做大就业“蓄水池”

       推动退役军人就业的关键,在于扩大适合退役军人的优质岗位供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系统、“三本台账”和基层服务站统计数据,精准掌握退役军人就业意向和需求,不断提高相应岗位的开发力度,帮助退役军人在适合的领域大显身手、大展拳脚。

       一是开发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岗位。结合退役军人专业特长和就业意向,主动与北京中海物业、银盾公司、兵兵乐业等大型企业对接,介绍退役军人优势,挖掘优质岗位。对于有意向长期吸纳退役军人的优质企业,与其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岗位供给机制,不断输送退役军人。目前,已提供安保、航机员、物流、销售等就业岗位1100余个,输送退役军人293人。

       二是与消防、公安等部门开展就业合作。三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密切与消防、公安部门的联系合作,并协调放宽退役军人招聘条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短信、基层服务站、“直播带岗”网络招聘等渠道,发布了消防、公安部门面向退役军人的招聘公告32次,共发动400余人报名消防队伍,120余人报名公安辅警。

       三是扶持退役军人进校园开展国防教育。探索打造了退役军人进校园开展国防教育“四个一”模式,其中固安英才中学作为试点,聘任32名退役军人担任国防教官,占全校教职工总数9%。这一经验做法被《中国退役军人》公众号刊发。

       四是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目前,全市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9743人,创办涉农企业23家、个体工商户67家、农村农机合作社5家;担任村支书778人、两委委员2474人。大批优秀退役军人投身基层、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三、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就业“新引擎”

       创新是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不竭动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际,在就业服务体系、供需对接模式、创业项目打造等方面,创新探索工作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发展,充分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整体活力。

       一是建立双线并行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两站两中心”四级贯通、全面覆盖的优势,广泛联系退役军人,做好摸底统计、政策宣传、岗位推送、就业动态监测等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移动“云MAS”短信平台等媒体渠道,打破地域界限,隔“空”送政策、送岗位,打通就业信息“堵点”,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开辟了退役军人招聘专栏,定向推送适合退役军人的就业信息。

       目前,已通过媒体平台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工作信息600余条,推送就业岗位1300余个,发送就业创业服务短信5.5万余次,累计阅读量近10万次。

       二是创新退役军人供需对接模式。2021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探索了“直播带岗”退役军人网络招聘模式和“线上直播+线下招聘”相结合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模式。

       目前,已举办2场综合性“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参与企业52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直播浏览量2.5万人次,留言数270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两场与消防部门合作的“直播带岗”专场招聘活动,直播浏览量1.1万人次,留言数1000余条,点赞数2.4万次,发动150余名退役军人报名消防队伍。

       举办了2场“线上直播+线下招聘”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给用工企业和不能到场的退役军人提供了信息化沟通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专场招聘会的辐射影响力,参与企业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现场接待求职人员1300余人,直播浏览量6800余人次,留言数近2000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00余人。

       三是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项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通过广泛征集、实地走访调研、对接大中型民营企业等方式,初步挖掘了兵哥网约车、天天一泉净化水、燕南春退役军人专供酒、北蔡驴肉等一批具有潜力与优势、适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项目,将在专家评审后,向退役军人推广。

       四、推动区域协作,搭建就业“大舞台”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京津之间,与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接壤,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是对接京津冀优质企业,输送退役军人人才。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积极对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临空经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区域,主动与相关企业单位开展就业合作,并鼓励其优先招录聘用退役军人。截至目前,已为京津冀企业和单位累计输送了949名退役军人。

       二是推动“通武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区域合作。三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举办座谈会、走访对接、线上沟通等方式,不断推动“通武廊”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资源的开发、对接与共享。

       2022年,“通武廊”三地共同明确了《“通武廊”退役军人工作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2022年度工作任务》,探索共同建立人才储备库、企业资源库、教师资源库、创业资源库等,协同开展就业创业,精准服务退役军人;在三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辟了“通武廊”退役军人招聘直通车专栏,打破三地行政区划招聘壁垒,给退役军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已发布就业岗位300余个。
       2月24日,三地联合举办了首届“通武廊”退役军人“招聘直通车”网络招聘活动,共邀请了30余家企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1000余个,直播全场浏览量达1.8万人次,互动留言数1600余条,110余人当场投递了个人简历。
 
       处长点评  
 
       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坚持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第一民生工作”,在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区域合作、搭建就业平台等方面,统筹兼顾、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打造了退役军人就业“加油站”、就业“蓄水池”、就业“新引擎”、就业“大舞台”等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切实推动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发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省厅就业创业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