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擂:张家口市建国北路社区——汇聚社区微力量,军地共建谱新篇


发布时间:

2022/07/22

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建国北路社区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个驻军部队、2个部队家属院,60%的服务对象为现役军人或退役军人家庭。建国北路社区充分利用辖区驻军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指导、社会支持、部队配合、居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新路子,先后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文化先进社区”、“百佳学习型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市级“国防教育先进社区”“五星级文明单位”等荣誉50多项。
 
一、完善机制,构建双拥工作强基础
 
建国北路社区加强双拥工作基础建设,与32137部队结成“共建对子”,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站长,专职副书记和共建连队指导员任副站长,辖区部队干部、社区干部共同组成的双拥工作站领导小组,组建由社区党员、工、青、妇各类群体组成的“拥军优属”志愿者队伍。
 

创办“双拥工作简报”,已发布10余期,开辟了50米的国防教育宣传墙和10米的科普长廊,让居民适时了解最新信息和动态。
 
社区定期邀请人武干部和部队官兵到社区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组织党员和社区干部参观部队军史馆、晋察冀博物馆等,为党员提供爱党、爱国、爱军的学习教育机会,进一步凝聚军地共识,夯实共建基础。
 
二、主动作为,助推服务能力再提升
 
社区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完善各类信息台账,提升对军人、军属的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以网络平台为抓手,不断拓宽沟通渠道。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公众号、网格员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沟通平台,向居民发布征兵信息、就业服务、优抚政策、法律援助等相关政策信息,并在一站式大厅内开设军人军属“专属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全天候服务。
 
二是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实时掌握动态数据。依据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社区网格员对辖区内的军人及军属的就业状况、子女入学、生活困难等信息进行了详细摸底,并登记造册,形成日常工作台账。
 

三是以政策落实为抓手,精准提供帮扶措施。为解除现役军人后顾之忧,网格员重点对辖区内60多名无业军属进行走访慰问,举办普通话和家政技能培训班,协助办理小额贷款6万余元,为3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
 
组织党员志愿者为军人子女举办“第三课堂”教育活动,大大提升“军娃”的自豪感。为困难优抚对象提供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廉租房、提供各类救助等服务,累计帮扶200余人次,开展“送温暖”活动100多次。
 
三、同创同享,军民鱼水之情更密切
 
把为军办好事、为民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有力探索,形成了军地共建、同心合力、共创双赢的良好局面。
 
一是拥政爱民有温暖。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全国文明城市、举办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中,辖区部队和“共建连队”积极参与,在部队周边围栏制作悬挂创城公益广告,帮助社区清理卫生死角,先后投资150多万绿化小区环境,修补路面。部队门诊多次为居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二是拥军优属有温度。为了丰富部队官兵和家属的精神生活,社区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开辟1800平米的室外活动场所,组建3支文体队伍,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社区文化进军营”、“军民鱼水情联欢会”、“和谐家园摄影赛”和各种球类联谊活动,形成了军民同乐共欢庆的和谐氛围。
 
组织辖区老党员和热心居委为部队官兵捐赠报刊书籍上千份,带领专家多次到驻训的基层连队举办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专题讲座,服务官兵3000多人。     
 处长点评  
 
双拥在基层,关爱在末端。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街道办事处建国北路社区从细微之处关爱军人军属,厚爱优抚对象,增进鱼水深情,让我们领略了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基层双拥魅力,他们这种做法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行的基层经验。
 
 
 
(省厅拥军优抚处)

 

关键字